俱乐部简介
华科开放原子开源俱乐部于2023年4月在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大力支持下成立,同年6月18日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挂牌成立,指导教师为网安学院,软件学院等近二十位教师,负责人为慕冬亮老师。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是国内首家开源基金会,以开发者为核心,致力于构建系统化的开源开放框架,并孵化和培育了大量国产知名开源项目,如 OpenHarmony,OpenEuler,RT-thread。
华科开放原子开源俱乐部最早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师生组成。大家虽然来自各个专业领域,但都对开源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俱乐部目前已有150余位成员,这之中不仅包括多位年轻有实力的指导教师,还有许多本、硕、博的在读学生,来自网安、计算机、软件等多个学院,更有近三十名成员来自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此外,俱乐部还有一个日常活跃度很高的千人大群。俱乐部遵循“开放,共享,协同,贡献”的开源精神,成员可结合自身兴趣加入不同的SIG组参与开源贡献,同时,保持互相学习、共同协作的开源精神,鼓励一切形式的知识、经验分享,以增进团队成员间的了解和信任,不断提升技能,为优秀开源软件做贡献、促进开源文化发展。
俱乐部组织架构
2023年10月,俱乐部召开了第一届开源俱乐部全体会议,后经过多次招新和调整,俱乐部当前组织架构如下。目前,开放原子开源俱乐部下设有综合事务部、技术部和财务部等三个部门,其中技术部下还设有多个 SIG组,包括镜像站运维 SIG,RUSTSBI SIG,pwn.hust.college SIG,Linux内核SIG,RT-thread SIG,HCTT SIG,OpenHarmony SIG,数字基础设施维护SIG。俱乐部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不同的 SIG,为开源社区做出贡献。
俱乐部开源贡献
俱乐部围绕俱乐部老师和学生擅长的专业与兴趣方向,分别组建了三个大型开源贡献团队:1.开源操作系统内核贡献团队,由慕冬亮老师指导,长期为Linux内核提交补丁贡献;2.开源物联网操作系统贡献团队,由周威老师指导,长期贡献于RT-Thread等社区开源物联网系统;3.RISC-V社区开源贡献团队,由俱乐部学生自行参与组建,团队成员为RustSBI引导程序项目做出巨大贡献,为RISC-V SBI国际标准贡献提案并获通过。
开源操作系统内核贡献
华科操作系统内核贡献团队长期关注Linux内核上游,通过挖掘 Linux 内核漏洞与提交安全补丁进行贡献。慕老师指导团队成立内部审核小组、建立内审机制及内审公开邮件列表,并邀请到Linux内核知名贡献人员 Dan Carpenter担任内审小组成员,慕冬亮老师也于今年获Linux内核社区Reviewer席位。俱乐部建立至今,团队整体在Linux内核中已成功提交186个补丁,其中bugfix接近一百个,且多数已合并至OpenHarmony,OpenEuler,OpenKylin等国产开源操作系统。慕冬亮老师个人也因在Linux内核中的突出开源贡献,获得谷歌开源Peer Bonus奖。
开源物联网操作系统贡献
物联网系统贡献团队长期致力于开源物联网系统及其组件等,功能优化、漏洞挖掘和补丁修复。特别是针对国产开源物联网系统,为保证提交修复代码指令,周威老师邀请RT-Thread社区主要管理人员给同学们进行内部指导和代码提交培训,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俱乐部建立至今,团队已发现RT-Thread、Openharmony、FreeRTOS和中移物联(OneOS)等国内外开源物联网系统漏洞上百个,先后指导80多名本科和研究生同学,提交并合并的修复PR请求超过150个,团队曾前后获得亚马逊FreeRTOS社区和RT-Thread社区公开致谢。
RISC-V社区开源贡献
RISC-V社区开源贡献团队为RustSBI引导程序项目做出巨大贡献,为国产芯片支持的子项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完善、丰富裸机开发相关的基础软件包。同时,同学们积极参与有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提升国产项目的国际话语权,团队成员为RISC-V SBI国际标准贡献提案并获通过。此外,同学们踊跃参与Rust语言有关的社区会议,投稿社区报纸和杂志文章,团队成员蒋周奇同学获评OS2ATC会议“开源创新先锋奖”和“Rust Internals论坛最佳新人奖”。同时团队参与OpenEuler机密计算技术研发,并开发SecGear项目远程认证代码,目前正参与机密计算配置标准工作。
华科开源生态建设
在华科开源生态建设方面,俱乐部核心成员开发新版华中科技大学开源镜像站点,前端采用自主设计开发的Docusaurus 2 网站,后端利用 tunasync 开源镜像同步管理工具管理软件镜像源。同时,镜像站完全采用纯国产软硬件构建,底层采用基于ARM架构授权,由华为公司自主设计完成的鲲鹏920处理器,其操作系统采用OpenEuler ARM 22.03 LTS。目前镜像站已同步了包含openKylin,openEuler,openAnolis, deepin等在内的55个开源软件镜像,有效镜像数据已超过70T,并提供http、https等多种访问方式。
俱乐部开源项目
俱乐部负责和运营了多个开源项目,具体包括 hust-mirrors、hustmirror-cli、HCTT、linux-insides-zh、pwn.hust.college 等。
hust-mirrors
hust-mirrors是华中科技大学开源镜像站的前端站点,提供同步状态展示、系统镜像下载等服务。同时,hustmirror-cli 解决了手动换源的麻烦,实现一键换源,并支持多个知名发行版。
HCTT
HCTT是俱乐部的翻译项目,学习“Linux 中国”模式,翻译并发布 Linux 及内核相关技术资讯,并负责维护linux-insides-zh仓库(7100k star)。HCTT 项目团队已收集 183 篇文章,翻译 38 篇,并向上游 Linux 内核社区和 Syzkaller 社区提交多篇中文翻译。
oseddl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俱乐部今年还着手建设并维护了一个新的开源项目: oseddl(开源活动截止日期项目),通过漂亮的UI界面和清晰的信息展示,帮助大家了解最新的开源活动动态。
俱乐部开源活动
虽然我们俱乐部成立时间较短,但经过各位老师与同学的不懈努力下,开源俱乐部发展迅速,同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自成立以来,俱乐部定期举办以实践为主的开源工坊与SIG组会议。目前,开源工坊活动主要分为五大板块,包括:RustSBI开源工坊、HCTT翻译项目开源工坊、OpenHarmoney开源工坊、Linux内核开源工坊和模糊测试理论与工具实践开源工坊。在这些开源工坊中,同学们可以现场交流学习并为对应的开源社区提交贡献,工坊会邀请有经验的项目开发者(往往是不同的SIG组项目维护者)布置任务,并给同学们提供面对面的指导,主打一个“现场演示,现场实践,现场审核”,开源工坊活动也培养了多个开源社区的维护者。
此外,俱乐部还会不定期举办技术分享活动,包括Linux内核维护者分享活动、开源社区维护者大揭秘活动、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开源操作系统训练营活动等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开源爱好者参与,线上线下累计参与人次超过千人,为感兴趣的同学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值得一提的是俱乐部的王振辰同学牵头策划了“源来喻见你”系列活动,带动了一大批开源爱好者参与进来,并得到北京海淀区团委的专题采访报道。(关于俱乐部活动的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移步我们俱乐部官方b站账号“华科开放原子俱乐部”观看)
俱乐部开源教育
在开源教育方面,慕冬亮老师率先在软件安全课程中融入大量开源元素。具体来讲,慕老师首先在课程内容中加入许多开源精神与文化内核的讲解,并身体力行使用开源软件,介绍知名开源项目;其次,基于 pwn.college 平台进行课程修改和定制,创建了软件安全的开源教学实践平台 – pwn.hust.college。该平台以“实践出真知”、“未知攻焉知防”和“寓教于乐”为理念,融入神奇宝贝动画的趣味元素,为学生学习和动手实践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概念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受到同学们一致的欢迎与喜爱。目前该平台由俱乐部负责维护,并已将主架构仓库以及所有实践练习仓库全部开源;最后,鼓励学生对课程开源仓库进行贡献,并将开源贡献计入到课程加分奖励中,激发学生开源贡献的积极性。
此外,为了帮助新同学快速了解并融入开源世界,俱乐部推出了“intro2oss 开源通识课程”项目。该课程旨在系统引导成员跨越开源参与的多个阶段:从初步接触与无意识使用开源软件,到了解开源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常见许可证及安全实践;进而主动拥抱开源,尝试以开源工具替代闭源软件,初步参与社区协作;再到通过代码、文档等方式实际作出贡献,掌握 Git、Linux、Docker 等核心工具与开放协作的基本规范;最终迈向领导开源项目的阶段,学习社区运营、安全治理与合规实践。每一阶段均设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实战任务,帮助学员在理解中实践,在贡献中成长。
俱乐部开源竞赛
在竞赛方面,俱乐部同学在指导老师们的带领下,在2025年全国大学生操作系统设计赛中斩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在2024年开源奖励计划中累计44人次获奖,斩获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七项,三等奖十三项;在2023年Openharmony竞赛训练营中斩获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在开源软件(欧拉系统)网络攻防大赛中斩获三等奖,在开源软件(麒麟系统)网络攻防大赛斩获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系统能力竞赛操作系统赛全国总决赛中斩获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三等奖。
俱乐部荣誉奖项
在荣誉奖项方面,俱乐部成就斐然。
-
俱乐部的RustSBI 项目入选2025年武汉市优秀开源软件项目
-
俱乐部指导老师慕冬亮和俱乐部成员蒋周奇入选2025年武汉市“优秀开源开发者”
-
2023开放原子校源行年度开源教育贡献奖、2023开放原子校源行“年度开源社团”称号
-
“2023年度漏洞治理合作最具贡献单位”
-
RT-Thread 杰出贡献团队奖
-
OpenCloud OS 社区 2023年度突出贡献高校
-
开源操作系统年度技术会议2022开源创新先锋奖
俱乐部年度活动
2025 CCF 中国开源大会
- Xenomai开源实时操作系统与工业智能创新生态分论坛
围绕芯片、软件、工业控制、机器人应用等核心议题,共商开源实时操作系统生态未来。分论坛由Xenomai 中国社区、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主办。
2024 CCF 中国开源大会
- 可信开源生态分论坛
本分论坛由俱乐部承办,组织开展关于可信开源生态建设问题的讨论,聚焦开源软件安全漏洞治理、软件供应链安全风险和开源社区治理三大挑战。
开放原子“校源行”(清华站)
会上正式发布“开放原子校源行2.0”,首次发布“以贡献为导向的开源人才评价机制”,并正式成立试点小组,华中科技大学位列其中。
WHLUG线下沙龙
活动由deepin(深度)社区、华中科技大学开放原子开源俱乐部、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开放原子开源俱乐部、湖北大学计算机学院、黄鹤社区五大开源组织联合举办。活动实现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议题内容广泛,涵盖 Linux 内核开发、RISC-V 适配、代码转译、硬件开发等前沿技术领域,既深入探讨理论,又提供实际操作案例。
Linux内核开发者大会
俱乐部指导教师组织第十九届中国Linux内核开发者大会(CLK ),为大会撰写宣传推文,组织论坛活动开展。CLK 以“自由、协作、创新”为理念,以开源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为使命,旨在促进Linux内核开发爱好者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开放,共享,协同,贡献”的开源精神,是我们俱乐部一直遵循的建设准则。因此,我们欢迎所有致力于开源文化分享和建设的朋友们。无论你是否在校读书、又是否为华科的学生,只要你对开源社区和活动充满热情,都欢迎你加入我们华科开放原子开源俱乐部。
在这里你可以:
-
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开源伙伴。
-
活动丰富的开源社区资源支持,使用俱乐部物理资源(服务器、开发板等)。
-
参与精彩的俱乐部活动。
-
获得开源竞赛指导。
-
更有机会代表俱乐部参加大型官方开源活动。 让我们携手并进,在开源世界中共同探索,共同前行,为社区和行业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俱乐部招新群吧!(俱乐部加入指南) 招新时间:9月10日至10月15日